十天的行程,走過高原、盆地、高山、戈壁、沙漠、濕地……當我敲下這篇游記的第一個字,我的心仿佛仍然飄蕩在青海湖壯闊的日出、莫高窟千年的佛龕、一路蒼茫的戈壁、張掖奇美的丹霞……小時候背過的那些邊塞詩,那些金戈鐵馬、百戰黃金甲,如今都變成了經歷的風景和不可磨滅的記憶。
咳咳,抒情結束。下面是干貨~~
這次我們走絲綢之路是半自助的方式,從上海到蘭州后,聯系了甘肅蘭州絲路陽光戶外俱樂部的劉哥(手機13659471376),路線是劉哥給制定的(他們俱樂部只做甘南川北和絲綢之路兩條線,經驗豐富,比較精品),環線一路包車自駕,因為我們人數比較少,劉哥說這趟拉我們虧本了,但是信譽為本。~~所以這里給打個廣告,嘿嘿,有興趣的可以上他們網站看看http://www.www.jmbountyclub.top/ 。
霸氣的劉哥和逗比的隊友=。=
8.31出發,路線如下,先上點有代表性的照片哈:
D1:上海—蘭州
D2:蘭州—西寧(塔爾寺)—青海湖
塔爾寺“善逝八塔”
青海湖
青海湖注意防高反,后面俺會提到……
D3:青海湖—茶卡鹽湖—德令哈
天空之鏡,茶卡鹽湖
D4:德令哈—褡褳湖—大柴旦—敦煌
大漠綠洲
這一天穿越了柴達木盆地邊緣,真正體會到了戈壁大漠情懷喲……
D5:敦煌:陽關—玉門關—雅丹魔鬼城
矗立千年的滄桑
雅丹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
D6:敦煌:莫高窟—鳴沙山月牙泉
敦煌,大敦煌!真是個好地方!回來就又想去了!
D7:敦煌—瓜州—嘉峪關
嘉峪關城
萬里長城人未還
D8:嘉峪關—張掖
七彩丹霞
D9:張掖—武威—蘭州
武威雷臺漢墓,出土了著名的馬踏飛燕,真品攝于甘肅省博物館
高速途經山丹縣境內,一路可以看到延綿90km的明長城遺址,蔚為壯觀。
回到蘭州后又耍了兩天,吃了牛肉面,劃了羊皮筏子,去了璀璨奪目的甘肅省博,才依依不舍地滾回上海~~~
舌尖上的馬子祿牛肉面
一些tips:
1.有關行李:關鍵詞一是防曬保濕,墨鏡頭巾帽子唇膏必不可少,面膜爽膚水也要備好(穿越柴達木那天俺是靠著不停往蒙嘴頭巾上噴水活下來的,太干燥);二是溫差較大,8、9月份如果要去青海湖,務必帶上抓絨、羽絨等厚衣服(這趟我們把一年四季的衣服都帶全了……),早晚溫差很大,預防高反還可帶些葡萄糖溶劑。西北飲食偏肉食、偏辛辣,腸胃不好的建議帶上復合維生素和止瀉藥。移動電源也是必備。
去茶卡鹽湖,可以帶個拖鞋啥的,踩上去鹽渣渣畢竟扎腳,還有濕巾和一大瓶水,方便洗腳上岸。
在敦煌要爬沙山,建議帶個登山杖,省力不少,鳴沙山好多路人問我們在哪買的=。=相機鏡頭防沙什么的,我倒是帶了個防沙罩,但只要風不大其實用不上,要換鏡頭的注意點就是了。
2.有關莫高窟:現在莫高窟只能通過網上提前預約,先觀看數字化展示后再進窟參觀的方式。我們是劉哥幫忙搞定的預約門票,先去了數字化展示中心,看了個2D的介紹莫高窟背景的故事片,又看了數字全景展示代表性洞窟的穹幕電影,真的贊,非常清晰,身臨其境。進窟游覽是一個講解員帶8個窟,包括九層樓、臥佛、藏經洞和1個特窟,其他普窟每個講解員帶的不同,有時間的可以多跟幾個。
3. 一定要推薦大家在陽關騎馬!之前的很多攻略說路程短不值什么的,其實多加60師
傅就可以帶你騎馬走古道,人少風景好,可以跑馬,中間還有個只有一個馬身寬的陡坡,一定要體驗一下(膽大如LZ也被嚇得輕聲說話了……)。反正各種值,比鳴沙山的商業化駱駝超值多了。
4. 務必養成看見廁所就上一上的好習慣,不然常常碰到前后百十km都沒有遮擋的荒涼境地,妹子要是再穿個連體褲什么的簡直慘絕人寰……>.<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干貨與磨嘰的分割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第一天到蘭州的時候都傍晚了,機場大巴人滿為患,拉了個黑車40/人直送市區任意地點。晚上也沒顧上逛,蘭州的游記放在最后兩天。和劉哥碰頭后商量了第二天早上的出發時間,想想馬上要正式踏上絲綢之路的行程,心里還有點兒小激動呢。
上海至蘭州,舷窗外起伏的山脈
第二天,蘭州到西寧。路上風景甚美,還看到疑似丹霞地貌的山(后來劉哥說那就是丹霞,只是顏色不夠整齊沒有張掖丹霞那么有名罷了)。
【塔爾寺】
中午飽餐一頓,嘗了西寧有名的老酸奶后即前往塔爾寺參觀。塔爾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寺之一,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。寺內的走廊上,有很多信眾在磕長頭,許多人堅信要這樣磕滿10萬個才能獲得圓滿。除了大經堂等主要建筑,寺內的時輪壇城、金剛壇城、酥油花館等都非常值得參觀。
虔誠轉動轉經筒的老者。P.S.一定要順時針轉哦~
塔爾寺有“藝術三絕”:壁畫、堆繡、酥油花。酥油花只能在寒冷天氣制作,相傳西藏大昭寺在迎奉釋迦摩尼等身像時正值冬日,西藏沒有鮮花,于是用酥油制花染以礦物顏料來代替,便是由來。因為酥油質軟,僧人常常需要將手浸在冰水中制作,日久易生關節炎,尤為艱辛。
酥油花
塔爾寺的門票中還附贈有一張介紹光碟,回家看了,將里面附的一張塔爾寺佛事活動時間一覽表截給大家,如果恰逢時節附近去可以參考。
Tips:塔爾寺依山而建,海拔2695米,全程參觀下來大概要2個小時,建議大家分配體力,
慢走緩行。
【青海湖】
出塔爾寺后開始向青海湖進發,路上要翻過山口海拔3800余米的拉雞山。山上一路風景都很不錯,時不時請劉哥停個車拍個照啥的,哈哈,包車自駕的好處體現出來了~~
高山牧場
耶穌光~~
透過車窗拍的
希望滴田野,種的貌似是青稞
路上還會到一個叫倒淌河的景區,河水自東向西逆流,車上看看就得了,沒啥看頭,不建議買票進去。
就這么一路走走玩玩,突然就“遇見”了青海湖。遠遠便看見一大泊碧藍,映著藍天白云,美得直叫人忘記呼吸。已經9月初了,路邊的油菜花大多開敗了,只有幾片種得較晚的花還透著黃艷艷,與海、天相映成趣。油菜花地大多是藏民自家的,路邊用圍欄圍起,有人看守,走到湖邊5塊/人,到地里拍照要翻倍。開車的話繼續往前走,也有許多無人看守的野地直通湖邊。
到了青海湖,住宿就不能挑啦。劉哥安排我們住進了當地藏民開的一家客棧,名字忘記了(暈,LZ當時高反傻了O_O),就在牧民之家青年旅舍后面,新裝修不久,條件不錯,還帶餐廳和藏式酒吧。傍晚行李一扔,姐當時看到床,想著奔波了一天,電熱毯一開倒頭就往床上鉆~~結果~~~躺了一個小時發覺不對了!頭暈了!呼吸難了!想吐了!西藏的經驗告訴姐,這真真是高反了啊……劉哥聽說,馬上從車里拿出了事先準備的磚茶,又到藏族老板那兒要了熱水、鹽巴、生大蒜,讓俺邊嚼大蒜邊呼吸,一邊喝熱磚茶,那個滋味啊~~~~嗆得俺眼淚刷刷流~~~不過還真湊效,到晚飯時間差不多就平復了。唉,想著姐去年在西藏都沒遭過這罪,竟然倒在了大美青海湖,所以說高反真是很難說,盆友們不要像我一樣~~抱著“再高的海拔也去過了這點怕啥”的大無畏心態~~一定要注意保暖休息~~
晚飯后去客棧酒吧圍著藏式暖爐看了會電視,準備回屋睡覺,走在院子里一抬頭,哇,又看到了高原的星空!此時月亮已經落下了山脊,周圍幾乎沒有燈光污染,一團團的銀河橫亙于中天,星星的密度是平常在城市所見無法比擬的??吹竭@樣美的星空,高反仿佛瞬間痊愈了,急忙跑回去拿出相機,卻因為技術太渣怎樣也拍不出眼睛見到的美。這大美青海湖的星空,必須留待各位看官親自來體驗了。
翌日起了個大早,自然是奔著日出去的。據說青海湖最美的日出要在黑馬河看,沒有山巒遮擋。只是來都來了,怎樣都要走到湖邊體驗一番。
即將噴薄而出的那一抹金色
曙光
映得云朵好似雪山頂~
一輪紅日
看好日出,吃過早飯,我們去了二郎劍景區(151基地)。
景區內有碼頭,可以乘坐游艇、水上巴士。
景區棧道
格?;▋?/span>
西王母像。傳說青海湖是王母娘娘最大的一座瑤池??墒俏魍跄脯幊夭皇窃?/span>格爾木?有點搞不清楚~~不過娘娘多幾個瑤池也是無可厚非的嘛~~
151基地以前是軍方的魚雷發射試驗基地,所以景區里還搞了兩枚拆卸后的魚雷~~忽略逗比=。=
以前的魚雷發射試驗基地
發現目標一只~~一頭扎下去就不見了蹤影O_O
霸氣的劉哥,行走大西北絕對有安全感
并且劉哥還有個特長,就是擅長把人拍得飛起來~~一路上接下來還有很多諸如此類的照片~~~
瘋完了,繼續環湖開往下一站。一路上遇到很多騎行的驢友,向他們致敬。環湖一圈需要3-4天,青海湖邊也有很多騎行俱樂部/租車店,附上隨手拍招牌路線一份
沿著青海湖,路過江西溝、黑馬河,翻過分水嶺橡皮山,下一站——茶卡鹽湖。
【茶卡鹽湖】
許多人都知道玻利維亞有個“天空之鏡”烏尤尼鹽沼,其實在我國的青海,也有這么一方天空之鏡——茶卡鹽湖。據說茶卡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,儲鹽量就可供全國人民吃85年,那其他三個得有多夸張啊~~
有小火車直通湖心,但大部分人還是選擇赤腳下湖感受,看似平靜的湖面上其實布滿窟窿,當心不要踩到!不然掉下空心巖洞就遭啦!
啦啦啦下湖去耍啦~
為咩擺了個B pose=。=
路遇新人在拍婚紗照,美美的,祝愿你們白頭偕老~~
Tips: 若要去湖心,沿鐵軌走到頭就是了,前往別一開始就下湖走過去,不然腳底板扎到你哭~~~劇劉哥總結,小姑娘穿紅裙子在鹽湖拍照最美,下次記得帶~~~
【德令哈】
聽過德令哈,只因海子的詩,“姐姐,今夜我在德令哈”。
離開茶卡前往德令哈,沿路確只有“美麗的戈壁,空空”。因為靠近軍事禁區,這里一直是禁止外籍人員逗留的,平添了一份神秘感。
車窗外只生寸草的戈壁
翌日從德令哈市區出發,到達“褡褳湖”——柯魯可湖、托素湖,兩湖相通,卻是一咸一淡,蓋因柯湖有活水通入而淡,而托湖在不斷蒸發下形成咸水湖,大自然可謂神奇。
一面是戈壁灘,一面卻是如此的湖光山色
蘆葦叢中棲息著眾多鳥類
天光云影,心曠神怡
驚起一灘鷗鷺
相遇
一條路,將戈壁與綠洲相隔
路邊的黃土層上好多這樣的小洞洞,不知怎么來的,看起來里面像金屬生銹一樣。劉哥說,不遠就是“外星人遺址”,里面的洞洞跟這一樣,還有豎立的金屬生銹管子,不曉得咋形成的,所以就歸功給外星人了。
近距離觀察下
這樣滴土坡坡到處都是,再給風吹個百十來年,說不定也變成雅丹咯~~
紅草地,坐上去褲子真的會變紅T.T
逗比二人組~~各種pia飛~~
再來~~~
來抓我丫~~
哎喲我跑
咳咳正經點,趕路呢:)被一群羊咩咩擋住了去路
羊麻麻和羊寶,它們正在啃的植物就是沙棘,小小的紅果子,很甜
有木有一種公路片的趕腳~
因為真的外星人遺址過去要顛30公里搓板路,據劉哥說就兩根生銹的鋼管沒啥看頭,高速路邊倒是有一個復制的
內部的兩根生銹鋼管,被人涂滿了到此一游
穿越柴達木,直奔敦煌而去。敦煌啊敦煌,大敦煌,心心念念了你多少回。窗外的景色變得單一,天地間只隔一抔黃土。
路遇駱駝群
藍天上仿佛一只眼睛
長達50km的單行直道,來車特別少。醉臥沙場君莫笑
落魄驢友身無分文被迫攔路乞討,遇慷慨土豪解囊獲贈五毛
路兩邊能看見阿爾金山和祁連山的雪頂
天地之間,如此蒼茫。走這樣的路總讓我想起一句詩,“渡過了短短的青春我們還有長長長長的夏日,渡不過的相思總還要渡那茫茫茫茫的日子”,呵
天,路,風車,和孤獨的騎行者
翻過了當金山,離夢中的敦煌越來越近
起了風沙,路過敦煌古城影視基地,里面拍了很多電視劇
正是敦煌的桃子和葡萄成熟的季節,接近市區的鎮子路邊有很多農家擺攤,這個本地小桃10元3斤,很甜
一路邊吃邊逛,到達敦煌。
【敦煌】
簡直覺得敦煌可以單拉出來另外寫一篇游記,可又覺得碼多少字,上多少圖,也道不盡她的旖旎。
到達敦煌,先來一杯當地特色——杏皮水,甘甜解渴
敦煌名吃,驢肉黃面
沙洲夜市。夜里八點多了天光還如此明媚,行走大西北,每天白晝都感覺多賺了兩個小時,嘿嘿,生命在延長
手工胡楊木雕。帶顏色的是先用丙烯顏料畫好再雕,這樣一塊小哥說熟手也要雕上好幾個小時。買了一塊帶回家,小刀后價格可謂公道
老爺爺雕的佛板太精美了!
夜市文人多,充滿文藝氣息
夜市一頭是賣木雕、夜光杯等等工藝品的,另一頭就是小吃街了,燒烤啤酒神馬的,還有露天KTV……
從夜市出來早早就回賓館歇了,期待明天一早就要領略的塞外風光。P.S.敦煌出租車很少打表,沙洲夜市出來taxi 5元幾乎可到市區內任意地點。去陽關路上途經西北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場
陽關大道,哈哈。遠處咪咪小的小土墩兒是漢代烽火臺,馬路邊見到過好些個。
陽關關城,下面都是攻城的機器。走近了研究不得不佩服先人的智慧
大漢威武!
陽關博物館。值得跟著講解慢慢走,了解不少知識。
張騫
城樓遠眺陽關烽燧
從城樓到烽燧,可以選擇電瓶車、驢車和騎馬三種方式,當然走過去也行……電瓶車10元是包含在門票里的,驢車另外補20,騎馬補30
驢車
小毛驢兒
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當然選擇了騎馬~~~后面發現果然有驚喜(xia)~~
姐滴小白龍~~
在策馬陽關道之前,要經歷一段又陡又窄的下坡~~帶馬的師傅說這叫獨木橋~~為了安全,要把幾匹馬栓在一塊一字形走,當時姐那個小心肝兒喲~都沒顧得上看遠處的胡楊林風景如畫……
這里才是真正的陽關大道,果然夠開闊
籬笆圍起來的一大片名喚“古董灘”,據考證是古代陽關的真正所在。顧名思義,古玩意兒很多,現在陽關博物館里很多兵器、玉石、生活用品等等都是古董灘里撈上來的,當地有話叫“入得古董灘,兩手不空還”,可惜現在圍起來啦,只能聽帶馬師傅講講傳說咯
陽關烽燧。遠去了鼓角爭鳴
陽關盛產葡萄,附近有許多家葡萄架農家樂,我們就在成蔭的葡萄架下吃午飯
玉門關,如今只剩下了一個方土墩墩,稱作“小方盤城”。玉門關游客中心循環播放紀錄片,里面還有個小型展
當年的城門,春風不度兩千年風霜
大方盤城——河倉城,以前儲備糧草的所在
有的已坍塌成灰
只剩胡楊千年不朽
今人懷古,千年亦使后人復哀矣~~~
漢長城,綿延幾公里,一層夯土砂石一層胡楊紅柳等交錯筑成,被風沙侵蝕了兩千年依然清晰可見
時間接近傍晚,本來滿懷希望想趕到雅丹看日落,可惜天公不作美~~~遺憾留待下次吧~~~雅丹景區的旅游巴士大約是半小時一班,人多的話連續發車,車是流動的,每部車都會去到四個最具代表性的景觀點,中間有一個停車點大家可以自費換乘越野車,往羅布泊方向深入雅丹未開發的內部去探險
雅丹魔鬼城地處羅布泊外緣,上古時代是個湖泊,后來地殼運動湖底抬升湖面干涸,又歷經很多很多個世紀的風沙侵蝕,大自然的鬼斧生工雕琢出了這些生動形象。
孔雀回頭
獅身人面像
艦隊出海,這大概要航拍比較看得出……
吉普車隊,400一位帶你深入雅丹~~~因為沒有日落也就沒啥動力去了……
回來的路上幾百公里沒個廁所,差點憋瘋~~~~所以各位從雅丹景區出來前務必提前放水~~~~
當當當當!接下來要呈現給大家的~是此行的最重點?。ㄖ辽儆谖叶允牵?/span>——莫!高!窟!
其實沒有辦法給大家呈現=。=因為窟內是禁止拍照的撒……上面拍到的是莫高窟的北區,從前是畫匠和在此修行僧侶的生活區。為了更好地感受莫高窟的美,來之前突擊看了超過40個小時的紀錄片和訪談,推薦給大家眾口稱贊也是首先必看的NHK《敦煌·美的全貌》上下兩集和央視拍的十集系列《敦煌》,還有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女士的訪談錄,看過之后大概能對莫高窟的美有一個大體的認識,也能夠理解為什么現在莫高窟要做數字化展示。
說到數字化展示,在之前查去年大家寫的攻略時,很多人都提到“今年要趕緊去明年就不能進窟啦只能看數字電影啦”,其實不然,看了數字化展示的周圍同好都紛紛表示先看個電影(特別是有全景展示窟內壁畫栩栩如生的穹幕影院),再進窟游覽感覺更真切了。數字化展示中心離莫高窟群大概還有個幾公里,電影放映結束會給每個人發個手環,乘擺渡車前往。
進窟游覽的方式和以前攻略中說的一樣,每個講解員帶領參觀幾個洞窟,有興趣的童鞋可以備好干糧多待一會兒。洞窟內不讓拍照,景區內的莫高窟藝術陳列中心里面有8個復原洞窟,但同樣不允許拍照。下面幾張照片是在敦煌博物館拍的,大家感受一下~~~
繪滿千佛的覆斗頂結構
繪畫所用的礦石顏料
莫高窟的標志,九層樓,內有武則天時期的巨大泥胎彌勒像一座
在旁邊的三清宮,也就是當年王道士住的下寺門壁上,還拍到了這兩幅壁畫,這…………O_O
三清宮里陳列著藏經洞的遺書和被掠走文物的復制件。出來還有敦煌石窟藝術陳列中心和敦煌研究院院史陳列館值得一看,許多人都直接過橋去了大型的藝術陳列中心,而隱藏在小小院落里的院史陳列館卻常被忽略。里面陳列了我國敦煌學研究一步步艱難行至今天的點滴記錄,也有張大千等人在此生活作畫的寫照。向敦煌學人致敬。
因為市區住處離敦煌博物館很近,作為博物館愛好者,在中午太陽最大的時候我們果斷去了博物館避暑長知識~~里面人很少很少,有空的話可以去看看。
下午四五點的時候,出發前往鳴沙山月牙泉。木有想到中午還毒辣辣的太陽此時竟然被云層遮得不見蹤影~~~難道又要與日落無緣了嗎~~~~
我們的路線是先去月牙泉再爬鳴沙山,其實不著急看日落的話先后順序都無所謂,后面騎駱駝的終點可以到月牙泉,省點腳力。
爬沙山,這厚厚的云層喲,注定日落又要期待下次了
山腳下的駝隊
仗劍走天涯~~~~
爬到頂發現還有好遠喲~~~
駱駝們的表情實在太萌了……每5匹駱駝成一隊,湊滿5人才走,路線是從大門口到滑沙點,再到月牙泉,大概40分鐘到1個小時(如果5個人都不要滑沙帶駱駝的小哥就不給往上走啦,直接就折返了)。中間會有2-3個點小哥會停下來給大家拍照,小費20喲。
出門的時候才看見外面有個小亭子售直升機和滑翔機的票,好想體驗一下,可是天都要擦黑了~~~繼續留點兒念想,下次再來吧~~~
【嘉峪關】
離開敦煌,下一站是嘉峪關市,萬里長城的起點。
從敦煌到嘉峪關要經過瓜州,盛產瓜的地方~~~
路邊都是瓜棚,大西瓜5塊錢一個,哈密瓜又便宜又甜
曬的哈密瓜干,一只瓜才能曬四片這樣的,甜得牙都掉了~~~
天下第一雄關
關城內有仿古的演武場,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場表演
表演歌舞雜技神馬的
站在城墻上望出去,這才是正宗的明長城,保存依舊完好
關城外有個長城博物館。在里面發現了歷經千年的豬蹄啊~~~
距離關城幾公里的懸臂長城,后來修復的,越往上越陡
下山的路,有點坑爹,略陡峭,旁邊沒個護欄
旁邊的山坡坡上用石子擺出好多愛心呦
一群肉食愛好者晚上來到了嘉峪關市區的大唐美食街 擼烤串~~扎果啤~~~
對大西北的果啤真是大愛
羊腿25大洋一只,味道超級好
吃飽喝足睡個懶覺,繼續下一個目的地吧~~~
【張掖】
去往張掖的路上,巍峨的祁連雪山一直伴隨在身邊
張掖名吃,搓魚子,就是用手指搓出來的細長條面疙瘩,看似簡單據說做工還有點復雜,拌著菜吃
七彩丹霞~~~因為老謀子的《三槍拍案驚奇》聲名大震,電影俺沒看過,倒是從紀錄片里目睹了不少張掖丹霞的風采。我們去的是臨澤的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,這里開發不過十數年,升級為4A景區也只是去年的事。景區內依然是流動巴士,依次在4個觀景臺???。
1號觀景臺最大,有“靈猴觀海”等景觀,這個靈猴好像不明顯嘛……
中間這個一團一團圓圓的叫“大扇貝”~~~
2號觀景臺有個666級臺階的高臺,還有座小吊橋,其實看全景到4號觀景臺比較方便,可以少爬好多樓梯~~~
這個是2號觀景臺的什么什么船出海來著
嘶~~~這個高臺還是很高的~~大家量力而行~~~我們守在下面問下來的驢友“上面有好看的哇?~?”有個姑娘搖搖頭嘆口氣走了……我們就跟著走了……
吊橋
3號觀景臺的“七彩屏”~~超級美~~
4 號觀景臺可以看到全景,這里也是最后一個觀景臺,分別有巴士直接送回東大門或西大門,大家記好自己是從那邊進來的~~~《三槍》里的麻子面館離巴士乘車點不是很遠,沿著車行方向步行大約兩三百米的樣子。
“刀山火海”
今天看丹霞太陽挺好,據說最美的時候是夏天陣雨過后初晴,雨水濕潤使得顏色更加艷麗,陽光一灑美得不真實~~~不過這很難得,劉哥說他走了這么多回,大概也就碰見過一兩次。
還要回到市區參觀大佛寺,再再次與傳說中的日落無緣~~~
大佛寺始建于西夏,有全國最大的室內泥胎臥佛像。寺內大殿的建筑是我見過的修舊如舊的典范,十分古樸。比較有趣的是里面有一幅西游記的壁畫,據說比小說還要早300多年,保護師父西天取經的主角畫的卻是豬八戒~~~聽講解說,是因為高老莊在張掖,悟能算是張掖人民的女婿,形象也描繪得高大起來~~~
悟能的壁畫沒法拍,卻在后院的山西會館拍到了這條搞怪的龍王
寺內藏經閣,是佛經和佛像博物館,其中許多用金銀泥書寫的佛經,還有為避戰亂修建的密道經櫥。
許多驢友推薦的袁記小飯離大佛寺不是很遠,第二天早上劉哥就領著我們過來嘗鮮了。里面有小飯(其實是面食)、粉皮,再添上牛肉,挺好吃。小飯管飽,不夠可以去大盆里添,但其實小碗的就挺多了,我們都沒吃完……
吃罷小飯,出發去武威。
【武威】
所謂“金張掖,銀武威”,到底為什么有這么個說法呢,好像誰也說不出具體個所以然,百度也覺得很敷衍。只曉得這兩個地方各有一塊由某前任國家領導人題寫的匾匾~~~寫的就是這幾個字~~~
從金張掖到銀武威途經山丹縣,山丹人稱“露天長城博物館”,現代的高速公路與漢代、明代長城并行,不得不感嘆,只有在大西北這樣干燥的環境下,歷經2000多年的古物才能露天保存得依然清晰可辨。
到達武威的時候恰逢集市,雷臺漢墓公園門口的一條街那叫一個人山人海呦~~~
外面都是人O_O哎呦,我就拍個到此一游照撒,表擠我噻~~~~
里面是漢墓,外面是公園,上頭還有個道觀,院子里又有個博物館,可惜周一閉館了。這個標志大家都認得,中國的旅游標志,就是這里出土滴
武威雷臺漢墓是69年當地農民挖防空洞的時候一鎬頭挖粗來的,里面的耳室還能看到當時挖進來的洞。漢墓的主人至今是個迷,說什么的都有,漢墓里頭未解之謎也很多,比如那個盜洞為何不偏差分毫使得墓室結構依然完整不坍塌?墓道旁“見錢眼開”的枯井緣何能使落入井底的東西看起來都放大一倍?墓磚上的雙喜字竟然比發明年代還要早?這一切的一切,究竟是為了什么?~~?敬請收看今天的——走進科學之雷臺漢墓……
出土銅奔馬儀仗隊的放大件,原件在甘肅省博物館
墓室中文物沒有啥,大部分被盜了,還有部分殘存的進了博物館,所以來到這里只能說感受一下漢代墓葬的建筑特點,再聽聽故事。
聽完故事,擠出外圍的集市人山人海,劉哥說要帶我們去吃當地最有名的特色小吃“三套車”。所謂三套車,就是當地的行面、茯茶和臘肉,三樣東西的套餐,相傳還是唐明皇賜名的。
故事美不美不說,味道確實挺美的,來到這古涼州城一定要嘗嘗~~~
【蘭州】
兜了一大圈,終于又回到蘭州。到蘭州的這天恰是中秋節,卻飄著星星小雨,索性也不去黃河邊賞月了,大眾巷稱了一斤熟牛腱子,帶回房間邊啃邊看電視。
蘭州的一天,自然要從一晚牛肉面開始。當地人稱之“牛大碗”,面條是用牛肉湯下的,熟牛肉要分開買,只買面是沒有那樣一片一片的牛肉的,一碗面,配上一兩肉,整個早上都覺得很滿足。面條的種類是別地想不到的多,圓面分粗、二細、三細、細、毛細,扁面分大寬、寬、韭葉,如果啥也不說一半默認是二細,就是我們平常吃的拉面那種寬度。大眾巷的馬子祿上過舌尖上的中國,正好也在住處附近,繞不過要去嘗嘗。馬子祿只做早市和午市,一樓是普通堂食,二樓是牛肉面套餐價格要貴一些。
早上排隊的面館
里面的燉蘿卜特別好吃!也可以另加的~~
滿足的一大碗下肚,博物館愛好者們朝著甘肅省博進發了。蘭州正在修地鐵,馬路前所未有的混亂擁堵,路過西關什字的時候這種感覺達到了頂峰………
西關清真大寺就在西關什字交通樞紐,可以進去參觀,但游客不能進入禮拜大殿。此番才知道,一般清真寺四角都有的高塔原來叫做“宣禮塔”,穆斯林每日要在日出、正午、下午、日落和夜晚做五次禮拜,在以前沒有時鐘的時候為了統一就需要建造高塔,每逢禮拜時間有人呼于塔上,朝向四方。
殿內鋪有地毯,因穆斯林需赤足禮拜,門外有凈室,凈手凈臉才可以禮拜,還有宣示每日五次禮拜時間的公告板。大殿主墻凹下去的龕指示著麥加的方向。
甘肅省博物館非常值得一看,特別是絲綢之路展廳和佛教文化展廳。我們去的時候正好還有西北六省聯展,不少鎮館之寶。比如下面這個漢代的木頭馬,竟然保存的如此完好(小馬好像很發愁的樣子呢……?(;′Д`?))
武威雷臺漢墓的地下儀仗隊斧車原件
漢磚。中國郵政的標志即來源于此——驛使圖
鎮館之寶,太美了必須再放一次~~~
大漢朝的足球
嘎巴拉碗,藏傳佛教法器,用人的頭蓋骨做成
甘肅省博的自助語音導覽做得很好,館內wifi全覆蓋,大家拿手機二維碼掃一掃就可以收聽和閱讀文物背景,只是有的地方因為光線太暗經常導致掃碼失敗……在博物館流連忘返了4個多小時后,沿著大路向北面一直走,就能走到黃河邊,欣賞黃河風情線。
著名的黃河母親雕塑
黃河母親的后面就有碼頭,可以漂羊皮筏子。劃筏子的師傅說,曬制這樣一只筏子要四五個月光景。
筏子是空心的,枝條直接綁在羊皮上,坐著還有點小擔心會不會掉下去O_o
順流而下漂到了中山橋
中山橋,德國人在大清朝建的,蘭州地標之一
站在橋上望著黃河水滾滾東流,回首過去十來天的美好旅程,這一刻真的特別不舍。舍不得這濃墨重彩的風景,舍不得厚重如山的文化,舍不得旅途上一顆自由自在的心。心里有一個聲音,它說,“再來吧,在遠山的雪頂,來飲清風,在戈壁的中心,再踏紅塵。”
——終究有一天,我將再踏這歸途。